在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,低溫凍害是影響蔬菜產量、品質和效益的重要因素,北方若想在冬天吃上新鮮的綠葉蔬菜,全依托于溫室大棚。隨著氣溫越來越低,冬季溫室大棚種植是蔬菜健康生長的基礎保障。
1
墻體結構
溫室大棚能夠在冬季保證蔬菜健康地生長,主要在于它的墻體結構,現在的溫室大棚大多采用磚墻,磚墻相較于傳統的土墻具有占地面積小、防滲水性強、牢固不易塌方的優勢,一般采用24磚墻,使用壽命一般都在10年以上,為了提高保溫性能再加一層保溫層,這樣冬季溫室大棚的保溫系數就更高了。
2
場地選擇
溫室大棚主要在北方地區,一般為坐北朝南,這樣的設計更有利于冬季溫室大棚的采光時間,更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,增加作物的口感性。
建設場地不宜建設在風口,應選擇土地平整、道路暢通、水資源豐富和農業用電方便的地點作為建造場地,這樣可以有效保證溫室內的溫度。
3
材料選擇
現在溫室大棚骨架一般都是采用熱鍍鋅幾字鋼或橢圓管為主,覆蓋材料為PO防滴露薄膜,有些偏冷地區可以選用陽光板。保溫被都是采用高性能防水、保溫性非常好的環保保溫被。
電動卷膜器用于給溫室大棚通風散熱開關,還可以安裝防蟲網,防止通風的時候害蟲飛入大棚。
1
防治肥害
深施肥料:選擇水肥一體化的方式,化肥宜深施或溶解在水中澆施。
適量施肥:大棚內相較于農田內,肥料流失會比較少,施用量應該低于露地蔬菜。
適時換氣:施后要加強通風換氣,夜間也要保持一定的通風量,以防肥料分解時產生有害氣體在大棚內積累,對蔬菜產生毒害。
施肥距離適宜: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時不宜靠近根部,以防燒根。葉肥施用時,濃度以0.5%-1%為宜?!?/span>
補施肥料:受凍植株緩苗后,要追施速效肥料,可用2%的尿素液或0.2%的磷酸二氫鉀液葉面噴灑?!?/span>
2
防治凍害
灌水保溫:灌水能增加土壤熱容量,防止地溫下降,穩定近地表大氣溫度,有利于氣溫平穩上升,使受凍蔬菜組織恢復機能。
放風降溫:大棚蔬菜受凍后,不要立即閉棚升溫,只能放風降溫,以使棚內溫度緩慢上升,避免溫度急驟上升使受凍組織壞死。
人工噴水:噴水能增加棚內空氣溫度,穩定棚溫,并能抑制受凍組織脫出的水蒸發,促使組織吸水。
剪除枯枝:及時剪去受凍的莖葉,以免組織發霉病變,誘發病害。
設棚遮蔭:在大棚內搭棚遮蔭,可防止受凍后的蔬菜免受陽光直射,使受凍組織失水。
防治病蟲:植株受凍后,病蟲易乘虛而入,應及時灑一些保護劑和防病治蟲的藥劑。
3
防治氣象災害
優化溫室大棚結構,以提高保溫效果。
以“?!睘橹?,提高植株耐害能力。在冬季管理中要保持偏低溫度,采取保守的措施,確保植株安全越冬。白天保持25-28℃,夜間保持10-14℃。在配合打藥防病的同時,噴1∶200倍的糖、氮液,或加0.5%的葡萄糖和0.3%的磷酸二氫鉀,不僅可提高抗性,還可提高植株抗霜霉病的能力。
連陰雨雪天氣,在保溫的基礎上多見光,接收陰天的散射光,同時保持日光溫室大棚溫度不變,溫度不宜過高,以防呼吸消耗量增加。
在陰雪天過后放晴時,由于植株水分失衡,導致萎蔫,輕則生長點受損,重則全大棚蔬菜死亡,這時要注意在清早的陽光下讓植物見光,逐漸適應,調節水分平衡。
4
除濕
保持通風換氣:通風必須在高溫時進行,否則易引起室內溫度下降。通風時要及時關閉通風口,防止溫度驟然下降凍壞蔬菜。
升溫降濕:此法既可滿足蔬菜對溫度的要求,又能降低濕度。當植株生長到具有一定抵抗力時,澆水閉棚升溫達30℃左右持續1小時,再通風排濕。3-4小時后棚溫低于25℃時可重復一次。
合理澆水:澆水增加了濕度,冬春生產可選擇晴天溝澆或分株澆水,地膜覆蓋可采用膜下暗灌。要嚴格控制澆水量,防止濕度過高。每次澆水后適當通風,及時進行劃鋤松土,降低土壤及空氣濕度。
增大透光量:透光量增大可提高室溫,室溫升高后進行通風換氣,也就達到了降濕目的。
自然吸濕:用稻草、麥秸、生石灰等鋪于行間吸附水蒸汽或霧,達到降濕目的。
地膜覆蓋:大棚膜覆蓋可以減少日光溫室大棚內土壤水分的蒸發,避免了澆水后溫室大棚內空氣濕度的大幅度升高。
農田灌溉找東水
智慧高效促增收
東部節水致力于農業現代化發展,在水利信息化的道路上堅持科技創新,為我國農業轉變發展方式、提升“智慧農業”科技水平作出卓越貢獻,助推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。